“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89年的“河南教育学院小麦杂交育种科研课题组”。近20年来,该项目主持人、小麦育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世杰博士,多年如一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勇于拼搏、持之以恒,主持完成了“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种质创新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主持杂交培育了“耐晚播特早熟、大穗大粒、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教1号’”和“耐晚播、超大粒、抗倒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两个小麦新品种。该项目组先后多次获得省教育厅(原省教委)和省科技厅(原省科委)的“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基础前沿研究和科技攻关等多项资助。
“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种质创新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1993年获得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新品种“豫教1号”于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命名为“豫麦59号”,“豫教1号’的选育与推广”项目于2001年荣获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豫教2号”小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并于2006年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该品种在豫南、安徽和湖北麦区表现优异。其突出特点是:超大粒、超高产、抗倒伏、抗病。2004-2008年,我中心与河南滑丰种业公司横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种植“豫教2号”714万亩以上,增产小麦1.55亿千克,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24亿元。?“豫教2号”?还作为超大粒种质资源材料被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用于大粒基因的克隆研究。?
“豫教5号”在2007~2008年度省区试中表现突出,在继续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并被推荐升入国家预试,目前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半冬性矮秆黑小麦品系“豫教黑1号”表现突出,比对照品种“漯珍1号”平均增产9.19%;也在201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弱春性黑小麦品系“豫教黑珍2008”正在参加湖北省小麦区试;蓝粒小麦和蓝黑小麦品种的培育也初露端倪;后续的超高产划时代的小麦组合和品系也崭露头角。?
?2000年,我中心选择在国内小麦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各方面实力雄厚、诚信度高、业绩优异的种子企业——滑县种子公司(现改制为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协议。滑丰种业每年向我中心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独家开发我院所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开发净利润按学院与企业四、六分成。该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成功开发了?“豫教1号”和“豫教2号”两个小麦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仅“豫教2号”小麦新品种,自2004年通过审定以来,为学院和企业共创利润近50万元。我院与知名企业联合开发小麦新品种——实现产学研有机有效结合,探索了一条具有河南教育学院特色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已经成为我院理科科研成果转化的典范。?
王世杰教授在“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的研究工作中,曾3次在全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学术研讨会上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遗传学研讨会上发言交流,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97年后,“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先后被国内多家科研单位继续引种、研究和利用。? ?
表-1??我院关于“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及利用”的研究论文
论文名称 |
公开发表刊物 |
刊物级别 |
1.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型杂种小麦研究进展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7(1) |
CN |
2.AL型小麦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
华北农学报,1996(1) |
核心 |
3.AL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遗传研究再探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2) |
? |
4.AL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败育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增刊) |
CN |
5.AL型小麦三系的选育及其利用价值 |
河南农业科学,1991(2) |
CN |
6.AL型小麦雄性不育核恢复基因RZ的发现及恢复系的选育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1) |
? |
7.植物雄性不育发生机理的模型研究进展 |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遗传学研讨会论文集,1990年 |
? |
?
表-2??国内其他单位关于“AL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的研究论文
论文名称 |
期刊或学位论文保存地 |
作者 |
作者单位 |
1.几种小麦雄性不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
贵州师范大学 |
牛国阳 |
贵州师范大学 |
2.几种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比较研究 |
广西植物 2005(1) |
陈庆富等 |
贵州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 |
3.AL型冬小麦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
新疆农业科学2007(2) |
聂迎彬等 |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
4.冬小麦杂交种制种和亲本繁殖技术研究 |
石河子大学 |
聂迎彬 |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
5.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 |
种子2005(5) |
桑伟等 |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
6.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
新疆农垦科技1998(1) |
田笑明等 |
新疆农垦农科院 |
7.“恢复型”小麦新品种选育初报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 |
蒋华仁等 |
四川农业大学 |
8.Q、AL和 T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保特性的比较研究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 |
蒋华仁 |
四川农业大学 |
9.我国杂交水稻成功经验对杂交小麦育种的启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 |
蒋华仁 |
四川农业大学 |
10.AL小麦 型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特点研究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1) |
蒋华仁等 |
四川农业大学 |
11.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湖北农业科学1996(6) |
郭瑞星等 |
湖北农科院粮作所 |
12.杂种小麦的研究与利用战略 |
作物研究1992(增刊) |
张海清等 |
湖南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
????(撰稿:王世杰 发布:刘春雷) |